iso9000與流程管理關系,iso9000與管理流程

易成盛事體系認證 2023-05-09 16:24
【摘要】小編為您整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與流程管理、請問“六西格瑪管理與ISO9000標準”有何關系、工廠流程管理和iso90001管理是什么關系、2008版ISO9000族標準與其他管理標準的關系、iso14000與校園管理的關系相關ISO認證知識,詳情可查看下方正文!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與流程管理?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與流程管理企業(yè)在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過程中,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持續(xù)有效運行,有利于不斷規(guī)范企業(yè)管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控制程序iso三體系認證體現業(yè)務流程處理的思想,而業(yè)務流程管理關注企業(yè)內部關鍵流程或核心流程,通過一系列的增值活動,可以促進企業(yè)提高流程效率及企業(yè)績效,優(yōu)化和提升企業(yè)管理。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淼腎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與流程管理的知識,歡迎閱讀。
1.ISO9000與BPM關系(1)ISO9000與BPM關系。ISO9000的iso三體系認證結構包括:質量手冊、程序iso三體系認證、質量記錄等,其中,程序iso三體系認證對業(yè)務流程操作有嚴格的規(guī)定。流程管理在業(yè)務流程描述階段可以把ISO9000的程序iso三體系認證作為重要的參考信息,與通過現場訪談,調查問卷等方式,了解企業(yè)現狀及業(yè)務流程運作。對于已經進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yè),不但有整套業(yè)務流程圖,而且?guī)缀趺恳晃粏T工都會繪制業(yè)務流程圖,對業(yè)務流程進行描述的能力比較強,極大方便企業(yè)流程管理。(2)ISO9000與BPM的區(qū)別。ISO9000重在“規(guī)范”。企業(yè)運營中存在的活動見的等待、活動的重復、內部往返搬運、反復審核、手工匹配來自不同部門的多種表單等做法,按照“做了的一定要寫,寫了的一定要做”的原則,在ISO9000中仍然可以被“規(guī)范”下來,只要不對iso三體系認證質量產生影響及危害,都可以在ISO9000中“做”與“寫”,將業(yè)務流程落實下去。而BPM重在“提升”。所以企業(yè)組織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以某種服務方式為顧客“增加價值”,通過關注企業(yè)現有的關鍵和核心流程,從“計劃、部門、崗位、制度、績效、報表、IT”七個方面運作或者優(yōu)化流程,進而消除非增值活動和調整核心增值活動。通過對流程中的非增值活動(“環(huán)節(jié)”)進行清除(Eliminate)、簡化(Simplify)、整合(Automate),即“ESIA”來系統(tǒng)改造現有流程及提高流程效率,使得流程更加合理與容易操作。
2.BPM是推動ISO9000持續(xù)改進的動力ISO9000族標準在ISO9000、ISO9001和ISO9004等三個核心標準組成。iso9001標準時組織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標準。ISO9004是組織進行持續(xù)改進的指南標準。在實際工作中,由于ISO9000認證的依據是ISO9001,而不包括ISO9004,所以大部分組織僅僅滿足于達到ISO9001標準要求,即實施ISO9001標準組織數量遠遠超過使用ISO9004標準的數量,即要求標準而不是指南標準在企業(yè)中起主導作用,而不追求整體業(yè)績的改進,都是未能全面理解ISO9000族標準的反映。所以說,ISO9000在組織的質量工作中只是基礎性作用,僅僅為組織架設了一個基礎質量管理平臺。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反映了企業(yè)質量活動的持續(xù)發(fā)展,是企業(yè)管理得客觀要求。流程管理從對現狀流程進行描述開始,發(fā)現問題點,找到改進的目標流程,為企業(yè)業(yè)務流程的持續(xù)改進給出了方向和手段,它同時關注如何通過崗位職責的合理設置、績效考核指標的切實應用、管理制度的不斷規(guī)范來保證目標業(yè)務流程的真正實現。ISO9000需要持續(xù)改進,不斷增強顧客滿意程度,但更需要流程管理、其他許多管理理論實踐的推動,才能為租住帶來一個垂直的質量管理體系。企業(yè)發(fā)展需要多種管理理論的綜合實踐,在組織實施ISO9001標準,而未使用ISO9004指南標準時,流程管理是組織確保質量體系得到持續(xù)改進和規(guī)范的一種管理理論和方法,流程管理和其他管理理論在本質上是不矛盾的,流程管理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結合,有利于不斷提升和規(guī)范企業(yè)管理,增強企業(yè)綜合競爭力。
3.從案例看BPM和ISO9000體系的結合第一個案例是福特汽車重建應付款流程。美國三大汽車巨頭之一的福特汽車公司位于北美的預付款部門,雇傭員工500余人,負責審核并簽發(fā)供應商供貨賬單的應付款項。但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應付賬款工作的只有5個員工。5:500,這個懸殊的比例讓福特公司的決策層再也無法泰然處之了。福特公司傳統(tǒng)流程為:①采購部門向供貨商發(fā)出訂單,并將訂單的福硬件送往應付款部門;②供貨商寄證,驗收部門收檢,并將驗收報告送到應付款部門;③供貨商將iso三體系認證發(fā)票送至應付款部門,“訂單”、“驗收報告”以及“發(fā)票”三者一致時,應付款部門才能付款,實際上蓋部門的大部分時間往往都花在處理三者的不吻合上,從而造成人員、資金和時間的浪費。應付款本身不是一個流程,但采購卻是一個業(yè)務流程。公司對采購進行流程重組,福特公司重組后的新流程為:①采購部門發(fā)出訂單,同事將訂單內容輸入連接數據庫;②供貨商寄證,驗收部門喝茶來貨是否與數據庫中的內容相符,如果吻合就收貨,并在終端上按鍵通知數據庫,計算機會自動按時付款。福特公司應付款流程重組,不但帶來了公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改進和規(guī)范有效運作,而且給公司帶來了其他含金量:(1)以往應付款部門需要在訂單、驗收報告和發(fā)票中核查14項內容,而如今只需要三項——零件iso認證流程建議、數量和供貨商代碼;(2)現應付賬款部門只有125人,節(jié)儉了75%的人力資源;(3)福特公司大膽挑戰(zhàn)硬度款舊原則“當收到發(fā)票時,就付款”,而其應付款新原則是“當收證書辦理下來時,就付款”,采用的是“無發(fā)票”制度,簡化了物料管理工作環(huán)節(jié),大大提高了應付款流程工作效率,并使得認證老師信息更加準確。第二個案例是“一卡在手,走遍油城”:大慶油田加油站業(yè)務流程再造。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儲運銷售分公司于1994年已經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對加油站業(yè)務過程管理制定了控制程序、作業(yè)iso三體系認證等。儲運銷售公司所屬的加油站是整合了絕大多數油田單位的自主加油站,在實施IC卡加油之前傳統(tǒng)的作業(yè)流程是:汽車駕駛員根據月定油量領取加油本、進加油站開具加油票、加油站人員核驗加油票、手動控制加油。從這一作業(yè)流程可以看出,汽車駕駛員從開局加油票到加油站人員核驗加油票為串行手工操作,為非增值環(huán)節(jié)。加油站加油高峰時期,汽車常排長龍,時滯較長,用戶抱怨,工人勞動強度大。針對這一流程性弊端,儲運銷售分公司進行了加油站作業(yè)流程再造。這一作業(yè)流程再造是講開具加油票及核驗加油票這兩個非增值環(huán)節(jié)被清除,與1998年投入使用IC卡網絡自動加油系統(tǒng),加油站由串行手工操作到并行自動加油,加油站加油時滯較短,汽車駕駛員到“加油”這個環(huán)節(jié)由原來的'幾分鐘縮短到幾秒鐘,大大提高了加油工校。儲運銷售分公司1999年已經20個加油站聯網加油,經過幾年的擴充改造,現在IC卡發(fā)行量已經達到7萬余張,年加油量已經達到15萬噸,37座聯網加油站遍布大慶市區(qū),是國內一次性加油站聯網做多,卡發(fā)行量最大的IC卡網絡自動加油系統(tǒng)。2002年對原系統(tǒng)進行了稅控改造和部分設備升級,使整個系統(tǒng)內的油機都成為了IC卡稅控一體化加油機,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用戶可持IC卡到任意一座聯網加油站加油,實現“一卡在手,走偏油城”。該系統(tǒng)具有加油方便快捷、結算準確、查詢方便、計量精度高、降低人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加油站的高峰時期的加油能力。儲運銷售分公司對所屬加油站的IC卡加油過程控制程序進行了規(guī)范,順利的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的復審。優(yōu)化的加油過程流程管理及規(guī)范的質量體系有效運作,使分公司成品油銷售在大慶所有加油站的業(yè)績名列榜首,并不斷開拓國內其他成品油銷售市場,提升了儲運銷售分公司市場競爭力。
4.結束語流程管理與ISO9000無論經營觀念還是管理體系,還是管理決策上,二者都不矛盾。對于具體的企業(yè),如何在二者中做出選擇,“魚和熊掌兼得”呢?首先應該看到組織去的ISO9000認證是一種趨勢,但是通過ISO9000認證只能證明組織已經具備保證本組織生產或提供服務達到了國際基本標準的能力,但能否長期保持下去,還需要組織采用一些有效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可以說是二者互相補充的。因此,對于企業(yè)來說,應依據ISO9000標準建立管理體系,加強組織質量管理,取得認證,進而實施流程管理,不斷推進和加強質量管理,如此,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到游刃有余,不斷規(guī)范與提升企業(yè)管理,有利于企業(yè)質量管理體系構成“垂直發(fā)展”的愿景;


請問“六西格瑪管理與ISO9000標準 ”有何關系?

ISO9000標準與六西格瑪管理是當代組織管理中較為前沿的管理方法之一,優(yōu)秀組織在追求卓越經營管理模式時,需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ISO9000: 2000版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的管理原則有許多共同之處。比如,它們都強調:組織必須面向顧客,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過程的觀點,視任何工作為流程;強調組織領導積極參與質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倡全員參與;持續(xù)改進的思想;廣泛地應用統(tǒng)計工具;基于數據決策等等。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并不存在互相替代的關系,二者之間既有許多相同之處,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對于組織的質量管理而言,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在這個基礎上的超越。一個追求卓越的組織應該是博采眾長,兼容并蓄的,武鋼就做到了二者較好地融合。
1、ISO 9000標準在組織實施質量管理中的作用改進和完善后的2000版ISO9000標準,更加明確了較高管理者職責,這使得組織實施 ISO9000標準的過程能夠更加順利,有了更多的成功的保障。ISO 9000:2000質量管理標準強調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重視顧客溝通,著力于增強顧客滿意度。這里“顧客”既包括組織外部的顧客,又包括組織內部的顧客,作為下工序的部門。組織或個人都是其上工序的顧客,組織必須同時提高內。外部顧客的滿意度。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循環(huán)來說明內。外部顧客對于組織的重要性和他們之間的關系:組織向客戶提供好的iso三體系認證和服務,客戶滿意了,于是訂單增多,組織擴大銷售,收益增長,這樣員工有機會獲得滿意的待遇。工作環(huán)境和成就感等,于是工作更加努力,iso三體系認證質量更好,物美價廉,使得組織獲得更高的客戶滿意度。ISO 9000標準有著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它對iso三體系認證實現的所有過程及其監(jiān)視與測量過程都作了規(guī)定。這些過程包括:iso認證開發(fā)過程。采購過程。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檢驗和試驗過程。搬運過程。貯存過程和交付后的服務過程等。這些都是組織經營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階段。ISO 9000:2000質量管理標準要求組織必須進行持續(xù)的質量改進。隨著組織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現有的質量管理體系可能已經無法徹底。合理地解決。如果組織在取得ISO 9000認證咨詢后就一直保持現狀不變,那么,當初成功實施的質量管理體系最終就會失去作用,組織也會逐漸在競爭中失去優(yōu)勢。 回顧ISO 9000標準本身的歷史演變和發(fā)展,也經歷著持續(xù)改進的過程。正因為如此,ISO 9000標準才沒有被淘汰,反而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組織的承認和青睞。持續(xù)改進是ISO 9000:2000質量管理標準的精華所在。ISO 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可以幫助組織規(guī)范經營運作環(huán)節(jié),減少失誤和糾紛。但是,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不能一勞永逸。持有了ISO 9000標準認證咨詢證書,只說明組織在按照ISO9000標準規(guī)定的模式運作,其管理水平達到了一個最基本的水平,能夠為顧客提供保證質量的iso三體系認證和服務。組織如果要通過質量管理體系來提升組織的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力還需融合其他先進的管理方法。
2、六西格瑪管理的管理精髓σ(西格瑪)是一個反映數據特征(標準差)的希臘字母,現在不僅僅是單純的統(tǒng)計標準差的含義,而被賦予了更新的內容?,F在我們談的六西格瑪不僅指過程或iso三體系認證業(yè)績的一個統(tǒng)計量,更是指組織業(yè)績改進趨于完美的一個目標,是能實現持續(xù)領先的一個管理系統(tǒng)。應該說對質量的檢測等說法從古代就已經產生了,但真正質量管理開始成為一種科學是在20世紀初期。隨著生產越來越復雜,生產成本的提高,在20世紀40年代出現了統(tǒng)計質量控制。到20世紀60年代,前任通用電氣質量總監(jiān),通用系統(tǒng)公司總裁 Armand V. Feigenbaum 寫了名為《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的書,提出了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日本在20世紀70至80年代運用全面質量管理非常成功,經濟發(fā)展很快。與此同時,從20世紀 70年代到80年代,摩托羅拉在同日本的競爭中先后失掉了收音機。電視機。BP機和半導體的市場。1985年,公司面臨倒閉。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使摩托羅拉的高層領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摩托羅拉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其iso三體系認證質量比日本同類iso三體系認證的質量差很多”。于是,在其CEO的領導下,摩托羅拉開始了六西格瑪管理之路。由于其六西格瑪運動,摩托羅拉不久就得到了外界的認同,1988年摩托羅拉成為第一個獲得頗具影響的波多里奇單位質量獎的公司。經過10年的努力,到1997年,摩托羅拉銷售額增長5倍,利潤每年增加20%,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法帶來的節(jié)約額累計達140億美元,股票價格平均每年上漲 2
1.3%.在摩托羅拉獲得成功之后,通用電氣和聯合信號等國際大公司也紛紛采用六西格瑪管理法,并且也取得可喜的成績。其中通用電氣公司(GE)也在全公司積極推行“六西格瑪”并取得了市場價值第一的卓越業(yè)績,推行六西格瑪到1998年,已經節(jié)省
7.5億美元,到1999年底,已節(jié)省15億美元, 2000年有25億美元的回報,這使六西格瑪管理應用實踐不斷推廣。六西格瑪管理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能夠幫不同行業(yè)。不同發(fā)展階段。不同狀況的組織提高效益。對于追求頂尖級。世界級的大公司,六個西格瑪是卓有成效的,可以讓公司錦上添花,如通用電氣(GE)公司;對于正處于變革中的組織,六個西格瑪是助推器,可以讓公司盡快步入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對于那些正為存在的諸多問題頭疼的公司,六個西格瑪可謂是雪中送炭,可以讓公司獲得新的生命力。六西格瑪管理是過程能力的測量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提高過程的可靠性和可預測性,并以價值為基礎的一全面且具彈性的系統(tǒng),可用于獲取。維持和擴大組織的成功。六西格瑪管理的成功導入,以全員參與,倡導團隊合作,致力于創(chuàng)新與改善,提高顧客滿意度。六個西格瑪管理的驅動要素,在于洞悉顧客之需,基于事實。資料和統(tǒng)計分析,以及關注業(yè)務流程的管理。改善和創(chuàng)新。
3、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的關系(1) 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六西格瑪管理是關于組織經營業(yè)績改進的管理戰(zhàn)略和獲得突破性改進的科學的方法論。而 ISO9000標準是關于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標準,是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它告訴組織在建設質量管理體系時,應該考慮的要求和基本方面。許多組織已經通過了ISO9000標準的認證咨詢,而這個認證咨詢僅向人們表明,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達到了ISO9000標準的基本要求。因此,六西格瑪管理和 ISO9000標準是用于不同的目的。但是,兩者在一個組織中是完全可以很好的融合的。對一個已經按ISO9000標準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組織來說,可以通過六西格瑪管理的實施,來提升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提升質量管理的水平,幾乎是所有已經取得了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的組織的需求。而六西格瑪管理可以幫助組織在質量管理體系。管理職責。資源管理。iso三體系認證實現和測量。分析和改進等領域產生很好的管理含金量,比如,測量。分析和改進方面,ISO9000標準中只提出了持續(xù)改進過程的一般框架和要求,并沒有提出具體的實施模式。每個組織都會有自己的過程方法和體系。而在這方面,六西格瑪管理為組織提供了一套優(yōu)秀的過程改進模式,六西格瑪的DMAIC流程,以及流程中提供的工具和方法,對組織實現ISO9000標準的要求提供了很好的解決辦法。(2) ISO9000標準為六西格瑪管理的實施提供了基礎平臺ISO9000標準是將管理過程規(guī)范化的非常好的手段,它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組織流程的規(guī)范管理,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起到了很好的保持作用。而在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過程中,也非常需要有這樣一個保持體系。特別是在六西格瑪管理項目結束之后,它需要不斷保持其含金量,才能持續(xù)地產生收益。在這方面,需要依據ISO9000標準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給予有價值的支持。用ISO9000標準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規(guī)范組織的六西格瑪管理推進工作,使六西格瑪管理體系化,從而促進六西格瑪管理成為組織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在組織中很好的保持下來。但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之間決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并不是有了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就不必推行六西格瑪管理,或者搞六西格瑪管理就可以取代ISO9000標準質量體系。事實上,當組織將它的質量管理與ISO9000標準以及六西格瑪管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會發(fā)現它們是相互支持。相互補充和相互協(xié)調的,將它們充分融合所建立的綜合管理體系,將使組織在保持和改進的循環(huán)中穩(wěn)步的提升其管理水平。當然,六西格瑪是關于組織經營業(yè)績改進的戰(zhàn)略,在組織中,它所覆蓋的領域和關注的改進點,比ISO9000要廣泛得多。它對組織的影響的回報也將遠大于ISO9000的實施。(3) ISO9000標準是組織進入國際市場的“準入證”,六西格瑪管理則是組織“入住”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許多單位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設置了種種貿易壁壘,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隨著貿易保護主義和各國對關稅的抵制,保護的周平已從關稅壁壘一側倒向了非關稅壁壘,而其中非關稅壁壘主要是技術壁壘。為了消除貿易技術壁壘,出口商除應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外,還要符合質量認證咨詢的要求,即符合iso三體系認證認證咨詢和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的要求。所以取得ISO9000標準認證咨詢證書等于組織得到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但是,一個組織如果要想長期。穩(wěn)定地在國際市場里占有一席之地,僅僅依靠ISO9000標準認證咨詢是不夠的。通過 ISO9000標準認證咨詢只能證明組織已經具備保證本組織生產或提供的iso三體系認證或服務達到國際基本標準的能力,但這種能力是否能長期保持下去,還需要組織對本組織生產或提供的iso三體系認證和/或服務以及組織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持續(xù)改進,因此,組織還需采用一些有效的質量管理方法,以確保組織質量得到持續(xù)改進,而六西格瑪管理是眾多質量管理方法中非常優(yōu)秀的一種方法。如前所述,國外許多大公司和中小型組織都已經采用六西格瑪管理,為了在國外市場中生存和發(fā)展,我國組織在積極進行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的同時,還應該盡可能在本組織中推行六西格瑪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希望上述回答您能滿意!

ISO9000標準與六西格瑪管理是當代組織管理中較為前沿的管理方法之一,優(yōu)秀組織在追求卓越經營管理模式時,需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ISO9000: 2000版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的管理原則有許多共同之處。比如,它們都強調:組織必須面向顧客,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過程的觀點,視任何工作為流程;強調組織領導積極參與質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倡全員參與;持續(xù)改進的思想;廣泛地應用統(tǒng)計工具;基于數據決策等等。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并不存在互相替代的關系,二者之間既有許多相同之處,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對于組織的質量管理而言,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在這個基礎上的超越。一個追求卓越的組織應該是博采眾長,兼容并蓄的,武鋼就做到了二者較好地融合。
1、ISO 9000標準在組織實施質量管理中的作用改進和完善后的2000版ISO9000標準,更加明確了較高管理者職責,這使得組織實施 ISO9000標準的過程能夠更加順利,有了更多的成功的保障。ISO 9000:2000質量管理標準強調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重視顧客溝通,著力于增強顧客滿意度。這里“顧客”既包括組織外部的顧客,又包括組織內部的顧客,作為下工序的部門。組織或個人都是其上工序的顧客,組織必須同時提高內。外部顧客的滿意度。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循環(huán)來說明內。外部顧客對于組織的重要性和他們之間的關系:組織向客戶提供好的iso三體系認證和服務,客戶滿意了,于是訂單增多,組織擴大銷售,收益增長,這樣員工有機會獲得滿意的待遇。工作環(huán)境和成就感等,于是工作更加努力,iso三體系認證質量更好,物美價廉,使得組織獲得更高的客戶滿意度。ISO 9000標準有著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它對iso三體系認證實現的所有過程及其監(jiān)視與測量過程都作了規(guī)定。這些過程包括:iso認證開發(fā)過程。采購過程。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檢驗和試驗過程。搬運過程。貯存過程和交付后的服務過程等。這些都是組織經營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階段。ISO 9000:2000質量管理標準要求組織必須進行持續(xù)的質量改進。隨著組織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現有的質量管理體系可能已經無法徹底。合理地解決。如果組織在取得ISO 9000認證咨詢后就一直保持現狀不變,那么,當初成功實施的質量管理體系最終就會失去作用,組織也會逐漸在競爭中失去優(yōu)勢。 回顧ISO 9000標準本身的歷史演變和發(fā)展,也經歷著持續(xù)改進的過程。正因為如此,ISO 9000標準才沒有被淘汰,反而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組織的承認和青睞。持續(xù)改進是ISO 9000:2000質量管理標準的精華所在。ISO 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可以幫助組織規(guī)范經營運作環(huán)節(jié),減少失誤和糾紛。但是,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不能一勞永逸。持有了ISO 9000標準認證咨詢證書,只說明組織在按照ISO9000標準規(guī)定的模式運作,其管理水平達到了一個最基本的水平,能夠為顧客提供保證質量的iso三體系認證和服務。組織如果要通過質量管理體系來提升組織的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力還需融合其他先進的管理方法。
2、六西格瑪管理的管理精髓σ(西格瑪)是一個反映數據特征(標準差)的希臘字母,現在不僅僅是單純的統(tǒng)計標準差的含義,而被賦予了更新的內容?,F在我們談的六西格瑪不僅指過程或iso三體系認證業(yè)績的一個統(tǒng)計量,更是指組織業(yè)績改進趨于完美的一個目標,是能實現持續(xù)領先的一個管理系統(tǒng)。應該說對質量的檢測等說法從古代就已經產生了,但真正質量管理開始成為一種科學是在20世紀初期。隨著生產越來越復雜,生產成本的提高,在20世紀40年代出現了統(tǒng)計質量控制。到20世紀60年代,前任通用電氣質量總監(jiān),通用系統(tǒng)公司總裁 Armand V. Feigenbaum 寫了名為《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的書,提出了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日本在20世紀70至80年代運用全面質量管理非常成功,經濟發(fā)展很快。與此同時,從20世紀 70年代到80年代,摩托羅拉在同日本的競爭中先后失掉了收音機。電視機。BP機和半導體的市場。1985年,公司面臨倒閉。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使摩托羅拉的高層領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摩托羅拉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其iso三體系認證質量比日本同類iso三體系認證的質量差很多”。于是,在其CEO的領導下,摩托羅拉開始了六西格瑪管理之路。由于其六西格瑪運動,摩托羅拉不久就得到了外界的認同,1988年摩托羅拉成為第一個獲得頗具影響的波多里奇單位質量獎的公司。經過10年的努力,到1997年,摩托羅拉銷售額增長5倍,利潤每年增加20%,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法帶來的節(jié)約額累計達140億美元,股票價格平均每年上漲 2
1.3%.在摩托羅拉獲得成功之后,通用電氣和聯合信號等國際大公司也紛紛采用六西格瑪管理法,并且也取得可喜的成績。其中通用電氣公司(GE)也在全公司積極推行“六西格瑪”并取得了市場價值第一的卓越業(yè)績,推行六西格瑪到1998年,已經節(jié)省
7.5億美元,到1999年底,已節(jié)省15億美元, 2000年有25億美元的回報,這使六西格瑪管理應用實踐不斷推廣。六西格瑪管理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能夠幫不同行業(yè)。不同發(fā)展階段。不同狀況的組織提高效益。對于追求頂尖級。世界級的大公司,六個西格瑪是卓有成效的,可以讓公司錦上添花,如通用電氣(GE)公司;對于正處于變革中的組織,六個西格瑪是助推器,可以讓公司盡快步入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對于那些正為存在的諸多問題頭疼的公司,六個西格瑪可謂是雪中送炭,可以讓公司獲得新的生命力。六西格瑪管理是過程能力的測量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提高過程的可靠性和可預測性,并以價值為基礎的一全面且具彈性的系統(tǒng),可用于獲取。維持和擴大組織的成功。六西格瑪管理的成功導入,以全員參與,倡導團隊合作,致力于創(chuàng)新與改善,提高顧客滿意度。六個西格瑪管理的驅動要素,在于洞悉顧客之需,基于事實。資料和統(tǒng)計分析,以及關注業(yè)務流程的管理。改善和創(chuàng)新。
3、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的關系(1) 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六西格瑪管理是關于組織經營業(yè)績改進的管理戰(zhàn)略和獲得突破性改進的科學的方法論。而 ISO9000標準是關于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標準,是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它告訴組織在建設質量管理體系時,應該考慮的要求和基本方面。許多組織已經通過了ISO9000標準的認證咨詢,而這個認證咨詢僅向人們表明,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達到了ISO9000標準的基本要求。因此,六西格瑪管理和 ISO9000標準是用于不同的目的。但是,兩者在一個組織中是完全可以很好的融合的。對一個已經按ISO9000標準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組織來說,可以通過六西格瑪管理的實施,來提升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提升質量管理的水平,幾乎是所有已經取得了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的組織的需求。而六西格瑪管理可以幫助組織在質量管理體系。管理職責。資源管理。iso三體系認證實現和測量。分析和改進等領域產生很好的管理含金量,比如,測量。分析和改進方面,ISO9000標準中只提出了持續(xù)改進過程的一般框架和要求,并沒有提出具體的實施模式。每個組織都會有自己的過程方法和體系。而在這方面,六西格瑪管理為組織提供了一套優(yōu)秀的過程改進模式,六西格瑪的DMAIC流程,以及流程中提供的工具和方法,對組織實現ISO9000標準的要求提供了很好的解決辦法。(2) ISO9000標準為六西格瑪管理的實施提供了基礎平臺ISO9000標準是將管理過程規(guī)范化的非常好的手段,它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組織流程的規(guī)范管理,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起到了很好的保持作用。而在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過程中,也非常需要有這樣一個保持體系。特別是在六西格瑪管理項目結束之后,它需要不斷保持其含金量,才能持續(xù)地產生收益。在這方面,需要依據ISO9000標準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給予有價值的支持。用ISO9000標準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規(guī)范組織的六西格瑪管理推進工作,使六西格瑪管理體系化,從而促進六西格瑪管理成為組織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在組織中很好的保持下來。但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之間決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并不是有了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就不必推行六西格瑪管理,或者搞六西格瑪管理就可以取代ISO9000標準質量體系。事實上,當組織將它的質量管理與ISO9000標準以及六西格瑪管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會發(fā)現它們是相互支持。相互補充和相互協(xié)調的,將它們充分融合所建立的綜合管理體系,將使組織在保持和改進的循環(huán)中穩(wěn)步的提升其管理水平。當然,六西格瑪是關于組織經營業(yè)績改進的戰(zhàn)略,在組織中,它所覆蓋的領域和關注的改進點,比ISO9000要廣泛得多。它對組織的影響的回報也將遠大于ISO9000的實施。(3) ISO9000標準是組織進入國際市場的“準入證”,六西格瑪管理則是組織“入住”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許多單位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設置了種種貿易壁壘,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隨著貿易保護主義和各國對關稅的抵制,保護的周平已從關稅壁壘一側倒向了非關稅壁壘,而其中非關稅壁壘主要是技術壁壘。為了消除貿易技術壁壘,出口商除應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外,還要符合質量認證咨詢的要求,即符合iso三體系認證認證咨詢和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的要求。所以取得ISO9000標準認證咨詢證書等于組織得到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但是,一個組織如果要想長期。穩(wěn)定地在國際市場里占有一席之地,僅僅依靠ISO9000標準認證咨詢是不夠的。通過 ISO9000標準認證咨詢只能證明組織已經具備保證本組織生產或提供的iso三體系認證或服務達到國際基本標準的能力,但這種能力是否能長期保持下去,還需要組織對本組織生產或提供的iso三體系認證和/或服務以及組織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持續(xù)改進,因此,組織還需采用一些有效的質量管理方法,以確保組織質量得到持續(xù)改進,而六西格瑪管理是眾多質量管理方法中非常優(yōu)秀的一種方法。如前所述,國外許多大公司和中小型組織都已經采用六西格瑪管理,為了在國外市場中生存和發(fā)展,我國組織在積極進行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的同時,還應該盡可能在本組織中推行六西格瑪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ISO9000標準與六西格瑪管理是當代組織管理中較為前沿的管理方法之一,優(yōu)秀組織在追求卓越經營管理模式時,需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 ISO9000: 2000版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的管理原則有許多共同之處。比如,它們都強調:組織必須面向顧客,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過程的觀點,視任何工作為流程;強調組織領導積極參與質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倡全員參與;持續(xù)改進的思想;廣泛地應用統(tǒng)計工具;基于數據決策等等。 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并不存在互相替代的關系,二者之間既有許多相同之處,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對于組織的質量管理而言,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在這個基礎上的超越。一個追求卓越的組織應該是博采眾長,兼容并蓄的,武鋼就做到了二者較好地融合。
1、ISO 9000標準在組織實施質量管理中的作用 改進和完善后的2000版ISO9000標準,更加明確了較高管理者職責,這使得組織實施 ISO9000標準的過程能夠更加順利,有了更多的成功的保障。ISO 9000:2000質量管理標準強調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重視顧客溝通,著力于增強顧客滿意度。這里“顧客”既包括組織外部的顧客,又包括組織內部的顧客,作為下工序的部門。組織或個人都是其上工序的顧客,組織必須同時提高內。外部顧客的滿意度??梢杂靡粋€簡單的循環(huán)來說明內。外部顧客對于組織的重要性和他們之間的關系:組織向客戶提供好的iso三體系認證和服務,客戶滿意了,于是訂單增多,組織擴大銷售,收益增長,這樣員工有機會獲得滿意的待遇。工作環(huán)境和成就感等,于是工作更加努力,iso三體系認證質量更好,物美價廉,使得組織獲得更高的客戶滿意度。 ISO 9000標準有著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它對iso三體系認證實現的所有過程及其監(jiān)視與測量過程都作了規(guī)定。這些過程包括:iso認證開發(fā)過程。采購過程。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檢驗和試驗過程。搬運過程。貯存過程和交付后的服務過程等。這些都是組織經營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階段。ISO 9000:2000質量管理標準要求組織必須進行持續(xù)的質量改進。隨著組織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現有的質量管理體系可能已經無法徹底。合理地解決。如果組織在取得ISO 9000認證咨詢后就一直保持現狀不變,那么,當初成功實施的質量管理體系最終就會失去作用,組織也會逐漸在競爭中失去優(yōu)勢。 回顧ISO 9000標準本身的歷史演變和發(fā)展,也經歷著持續(xù)改進的過程。正因為如此,ISO 9000標準才沒有被淘汰,反而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組織的承認和青睞。持續(xù)改進是ISO 9000:2000質量管理標準的精華所在。ISO 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可以幫助組織規(guī)范經營運作環(huán)節(jié),減少失誤和糾紛。但是,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不能一勞永逸。持有了ISO 9000標準認證咨詢證書,只說明組織在按照ISO9000標準規(guī)定的模式運作,其管理水平達到了一個最基本的水平,能夠為顧客提供保證質量的iso三體系認證和服務。組織如果要通過質量管理體系來提升組織的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力還需融合其他先進的管理方法。
2、六西格瑪管理的管理精髓 σ(西格瑪)是一個反映數據特征(標準差)的希臘字母,現在不僅僅是單純的統(tǒng)計標準差的含義,而被賦予了更新的內容?,F在我們談的六西格瑪不僅指過程或iso三體系認證業(yè)績的一個統(tǒng)計量,更是指組織業(yè)績改進趨于完美的一個目標,是能實現持續(xù)領先的一個管理系統(tǒng)。 應該說對質量的檢測等說法從古代就已經產生了,但真正質量管理開始成為一種科學是在20世紀初期。隨著生產越來越復雜,生產成本的提高,在20世紀40年代出現了統(tǒng)計質量控制。到20世紀60年代,前任通用電氣質量總監(jiān),通用系統(tǒng)公司總裁 Armand V. Feigenbaum 寫了名為《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的書,提出了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 日本在20世紀70至80年代運用全面質量管理非常成功,經濟發(fā)展很快。與此同時,從20世紀 70年代到80年代,摩托羅拉在同日本的競爭中先后失掉了收音機。電視機。BP機和半導體的市場。1985年,公司面臨倒閉。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使摩托羅拉的高層領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摩托羅拉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其iso三體系認證質量比日本同類iso三體系認證的質量差很多”。于是,在其CEO的領導下,摩托羅拉開始了六西格瑪管理之路。由于其六西格瑪運動,摩托羅拉不久就得到了外界的認同,1988年摩托羅拉成為第一個獲得頗具影響的波多里奇單位質量獎的公司。經過10年的努力,到1997年,摩托羅拉銷售額增長5倍,利潤每年增加20%,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法帶來的節(jié)約額累計達140億美元,股票價格平均每年上漲 2
1.3%.在摩托羅拉獲得成功之后,通用電氣和聯合信號等國際大公司也紛紛采用六西格瑪管理法,并且也取得可喜的成績。其中通用電氣公司(GE)也在全公司積極推行“六西格瑪”并取得了市場價值第一的卓越業(yè)績,推行六西格瑪到1998年,已經節(jié)省
7.5億美元,到1999年底,已節(jié)省15億美元, 2000年有25億美元的回報,這使六西格瑪管理應用實踐不斷推廣。 六西格瑪管理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能夠幫不同行業(yè)。不同發(fā)展階段。不同狀況的組織提高效益。對于追求頂尖級。世界級的大公司,六個西格瑪是卓有成效的,可以讓公司錦上添花,如通用電氣(GE)公司;對于正處于變革中的組織,六個西格瑪是助推器,可以讓公司盡快步入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對于那些正為存在的諸多問題頭疼的公司,六個西格瑪可謂是雪中送炭,可以讓公司獲得新的生命力。 六西格瑪管理是過程能力的測量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提高過程的可靠性和可預測性,并以價值為基礎的一全面且具彈性的系統(tǒng),可用于獲取。維持和擴大組織的成功。六西格瑪管理的成功導入,以全員參與,倡導團隊合作,致力于創(chuàng)新與改善,提高顧客滿意度。六個西格瑪管理的驅動要素,在于洞悉顧客之需,基于事實。資料和統(tǒng)計分析,以及關注業(yè)務流程的管理。改善和創(chuàng)新。
3、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的關系 (1) 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的目的是不一樣的 六西格瑪管理是關于組織經營業(yè)績改進的管理戰(zhàn)略和獲得突破性改進的科學的方法論。而 ISO9000標準是關于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標準,是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它告訴組織在建設質量管理體系時,應該考慮的要求和基本方面。許多組織已經通過了ISO9000標準的認證咨詢,而這個認證咨詢僅向人們表明,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達到了ISO9000標準的基本要求。因此,六西格瑪管理和 ISO9000標準是用于不同的目的。 但是,兩者在一個組織中是完全可以很好的融合的。對一個已經按ISO9000標準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組織來說,可以通過六西格瑪管理的實施,來提升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提升質量管理的水平,幾乎是所有已經取得了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的組織的需求。而六西格瑪管理可以幫助組織在質量管理體系。管理職責。資源管理。iso三體系認證實現和測量。分析和改進等領域產生很好的管理含金量,比如,測量。分析和改進方面,ISO9000標準中只提出了持續(xù)改進過程的一般框架和要求,并沒有提出具體的實施模式。每個組織都會有自己的過程方法和體系。而在這方面,六西格瑪管理為組織提供了一套優(yōu)秀的過程改進模式,六西格瑪的DMAIC流程,以及流程中提供的工具和方法,對組織實現ISO9000標準的要求提供了很好的解決辦法。 (2) ISO9000標準為六西格瑪管理的實施提供了基礎平臺 ISO9000標準是將管理過程規(guī)范化的非常好的手段,它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組織流程的規(guī)范管理,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起到了很好的保持作用。而在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過程中,也非常需要有這樣一個保持體系。特別是在六西格瑪管理項目結束之后,它需要不斷保持其含金量,才能持續(xù)地產生收益。在這方面,需要依據ISO9000標準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給予有價值的支持。用ISO9000標準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規(guī)范組織的六西格瑪管理推進工作,使六西格瑪管理體系化,從而促進六西格瑪管理成為組織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在組織中很好的保持下來。 但ISO9000標準和六西格瑪管理之間決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并不是有了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就不必推行六西格瑪管理,或者搞六西格瑪管理就可以取代ISO9000標準質量體系。事實上,當組織將它的質量管理與ISO9000標準以及六西格瑪管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會發(fā)現它們是相互支持。相互補充和相互協(xié)調的,將它們充分融合所建立的綜合管理體系,將使組織在保持和改進的循環(huán)中穩(wěn)步的提升其管理水平。 當然,六西格瑪是關于組織經營業(yè)績改進的戰(zhàn)略,在組織中,它所覆蓋的領域和關注的改進點,比ISO9000要廣泛得多。它對組織的影響的回報也將遠大于ISO9000的實施。 (3) ISO9000標準是組織進入國際市場的“準入證”,六西格瑪管理則是組織“入住”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許多單位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設置了種種貿易壁壘,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隨著貿易保護主義和各國對關稅的抵制,保護的周平已從關稅壁壘一側倒向了非關稅壁壘,而其中非關稅壁壘主要是技術壁壘。為了消除貿易技術壁壘,出口商除應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外,還要符合質量認證咨詢的要求,即符合iso三體系認證認證咨詢和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的要求。所以取得ISO9000標準認證咨詢證書等于組織得到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但是,一個組織如果要想長期。穩(wěn)定地在國際市場里占有一席之地,僅僅依靠ISO9000標準認證咨詢是不夠的。通過 ISO9000標準認證咨詢只能證明組織已經具備保證本組織生產或提供的iso三體系認證或服務達到國際基本標準的能力,但這種能力是否能長期保持下去,還需要組織對本組織生產或提供的iso三體系認證和/或服務以及組織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持續(xù)改進,因此,組織還需采用一些有效的質量管理方法,以確保組織質量得到持續(xù)改進,而六西格瑪管理是眾多質量管理方法中非常優(yōu)秀的一種方法。如前所述,國外許多大公司和中小型組織都已經采用六西格瑪管理,為了在國外市場中生存和發(fā)展,我國組織在積極進行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的同時,還應該盡可能在本組織中推行六西格瑪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希望上述回答您能滿意!


工廠流程管理和iso90001管理是什么關系?

工廠流程管理說的是工廠的生產流程管理,一步一步的生產工序的管理iso9001是指的質量管理體系,主要是保證iso三體系認證質量的希望能夠幫到你了


2008版ISO9000族標準與其他管理標準的關系?

質量管理體系是組織的管理體系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實現與質量目標有關的結果。適當時,滿足相關方的需求、期望和要求。組織的質量目標補充其他目標,如成長、籌資、收益性、環(huán)境及職業(yè)健康與安全等目標。一個組織的若干個管理體系,可以與質量管理體系整合成一個使用通用要素的綜合管理體系。這將有利于策劃、資源配置、確定互補的目標以及評價組織的整體有效性。組織的管理體系可以對照其要求進行評價,也可以對照單位標準如GB/T 19001和GB/T 24001的要求進行審核,這些審核可分開進行,也可合并進行。這不是我說的,這是ISO 9000:2005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的
2.11條款

樓主是否可以將問題描述具體一點,ISO9000是針對質量管理體系方面的,您可以理解成從采購-加工-生產-進倉-銷售整個工作流程的一個優(yōu)化.將有效資源利用到最優(yōu).

ISO9000與ISO1400
1、OHSAS18001等體系是相互兼容的,,原理都是一樣,,遵循PDCA管理循環(huán)。。突現持續(xù)改進。。


iso14000與校園管理的關系?

ISO14001與GB/T24001 的標準是相同的,

問題有點大,首先要看是什么類型的學校,這個很重要,化工類學校和管理類學校的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是管理類學校比較好辦,無論是環(huán)境因素還是水、氣、聲、渣都比較好控制,做好相關的運行控制iso三體系認證就基本上沒什么問題,每年的內審、管評都做到位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收集一下,再作一個合規(guī)性評價基本上就差不多了,應急措施可以考慮幾個預案,但一般使用程度不大。如果是化工等有可能出現嚴重環(huán)境影響的學校,相應的控制措施就周差地別了,環(huán)境因素是極為重要的,一定盡可能的識別全部的環(huán)境因素,并且要針對每一個環(huán)境因素做出控制措施,水、氣、聲、渣這四個大范圍內一定要有相應的檢測報告,每年的內審和管理評審一定要對該年度的控制情況進行相應的評審,相關方的管理一定要加強。應急預案和運行控制iso三體系認證都必須要有專門的管理部門來負責,預案必須要演練,演練之后要進行評審等等。


上一篇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電話號碼,iso9001認證咨詢電話號碼

下一篇:大良iso22000認證公司,大良iso22000認證